朵云轩当代水墨大展——平流层
近年来,当代水墨越来越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这一概念的风行于世,既有着“水墨”在当代思潮荡涤下自我衍化的内因,也有着“市场”在比较的视野下寻找价值洼地的外因。尤其是伴随着近年来文化导向上的民族主义抬头与“当代”语境下社会批判性的弱化,当代艺术中的“传统文化”元素也经历了从“符号化”到“主体化”,从“反思批判”向“转化再造”的转向,这为“当代+水墨”的组合消除了最大的观念障碍,使得外源性的中国当代艺术与作为中国画自我现代化产物的“水墨”艺术得以更顺理成章地彼此嫁接,进而蔓延为了从水墨画到观念水墨(装置乃至影像)的庞大领域。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种繁荣的现象背后,当代水墨的话语领域中依然存在着主体多元、渊源各异、手法多变、风格多样、内核不定,外延不清的现象。因此,在蓬勃发展的同时,如何对于当代水墨的复杂存在进行多视角的考察,在建设一个更明晰的学术架构的同时,把纷繁面貌下的水墨艺术的多元性、地域性、当下性充分地呈现出来,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平流层”恰恰就是这样的一个展览。这个展览关注了陈心懋、蔡广斌、谷文达、何赛邦、蒋奇谷、陆春涛、南溪、仇德树、王劼音、杨劲松、杨建勇艺术家的作品,他们构成了当代水墨中“不狂不涓”的一个版块。他们既守住了水墨艺术的架上边界,又超脱于“中国画”渊溯而来的一元思维模式;既有着不同的艺术趣味与思考角度,又有着共同的超越“流行”的呈现状态,既有着对于水墨及其背后的文化状态的思考,也有着对于水墨的艺术趣味、本质特征、艺术语言的不同理解与表达。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代概念”下架上水墨的最大公约数,体现了不同文化内容、视觉符号、形式逻辑“水墨化”呈现的多样性。
而从具体的共性而言,这些艺术家的作品更多地表现为“当代艺术”中的文化学关注而非社会学关注,更倾向于对现实生活的精神超越而非视觉表现,更强调水墨材料与表现语言的一致性而非材料本身的象征性,更重要的是,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表现出独立而自足的创作状态与相对超脱的艺术与人生态度,有着强大的文化自信心与艺术表现力。他们间这种在比较的差异中凸显而非在同构中强化的“共性”,很有可能是与这片土地上所孕育的文化性格与艺术生态是密切相关的,虽然我们并不需要“原教旨”地把这种气质命名为“海派”抑或“新海派”,因为这绝不仅仅是一种有形的风格、流派与师资授受的传承。
近期项目
- 天青色等烟雨—天府遗珍宋代文物展
(四川博物院、遂宁博物馆-宁波博物馆) - 蒙着面纱的异族美人(下)
(新疆文物联展—东莞到宜春) - 蒙着面纱的异族美人(上)
(新疆文物联展—海南到东莞) - 女医明妃传,除了桃花姬还有啥?
(上海中医药博物馆项目) - 特锐艺术物流文物包装演示课程
(文物包装第一课时:字画篇 第二节:书画布袋包装拆封展示) - 特锐艺术物流文物包装演示课程
(文物包装第一课时:字画篇 第一节:书画纸质包装演示) - 结束意味着下一个开始…
(上海青年艺术博览会圆满结束) - 运输,布展
(期待那短暂美丽的时刻绽放耀眼的光彩... ) - “2015上海青年艺术博览会“的背后
(立足于“车轮”之上的全国运输网路,连通了艺术家和大众的心) - 2015上海青年艺术博览会
(上海国际展览中心,将于2015年6月19-22日在举行2015上海青年艺术博览会)